媒介|职场节目今何在?
吕加斌
2017-06-01 19:53
时隔半年,“职场教科书”之称的国内大型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重新回归,而且这一次的播出平台也从之前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一...

时隔半年,“职场教科书”之称的国内大型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重新回归,而且这一次的播出平台也从之前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转战到了江苏卫视。
《职来职往》节目是江苏卫视在2010年12月创办的职场类节目。在各类职场类综艺收视竞争白热化的情形下虏获大批忠实观众,在社会上获得不错反响。
《职来职往》与同年天津卫视在2010年10月推出的《非你莫属》以及广东卫视的《天生我才》并呈三足鼎立的状态。
对于这档走到第七年的节目来说,《职来职往》已经有过多次调整了,但这一次改版比较彻底。首先是舞美变化,将舞台对面的18位职场达人换成了5位首席面试官,舞台的两侧则是100家企业的雇主代表。其次是规则变化,求职者从单人出场改为两两PK,争取同一个职位。并且主持人也换掉了主持《职来职往》6年的李响,改为年轻主持人艾诚。
其实同样是职场节目,今年3月底,天津卫视也对《非你莫属》进行了改版。改版升级后的《非你莫属》增设两个新内容增强娱乐性和可看性,第一是外景板块“这个工作不容易”,让老板走出办公室去体验老百姓的基层工作,比如说高空擦玻璃、做动物园饲养员,卖煎饼果子、做保姆等,也有一些大家不太接触的野外特殊行业。第二要做大量职场主题性的专场,比如电商专场、吉尼斯挑战专场等,邀请细分行业里的优质企业参与节目。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两档硕果仅存的求职类节目不约而同地增加了更多的娱乐成分。
当年职场类综艺节目的兴起,缘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就业问题的突出。激烈的竞争求职方式,从传统单一的面试求职到如今的报纸求职、网络求职、电视求职,其中尤以电视节目类求职发展最为迅速,应运而生了各色求职类综艺。
除了三足鼎立的状态的《职来职往》、《非你莫属》、《天生我才》,类似《谁来一起午餐》、《有问必答》、《超级面试》的从职场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随后越来越泛滥的职场节目出现了不少问题。节目设置上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比如,面试者作秀成分高,甚至出现了身份造假情况频出;面试官和主持人高高在上,不尊重求职者等等。为了节目效果而制造噱头、纯粹是为了博人眼球,对求职群体来说,并没有营养和价值。
繁华过后到了现在,扎堆出现的职场节目大都已经销声匿迹,卫视和视频网站上的综艺节目已经被歌唱类、竞技类、美食类等娱乐性高的综艺节目占领,职场节目反倒成了不温不火的一类小众节目。
从受众分析来看,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如果职场节目不能提供有价值的职场内容,如果需要娱乐消遣,那这部分人群何不选择其他娱乐性更高的歌唱类或者竞技类真人秀节目?
所以,在卫视娱乐形态下,职场节目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应该跟风娱乐,失去了受众真正所需的本质。
推荐
- 戛纳国际创意节发布全新创意奖项诚信标准与措施:应对AI造假挑
- WPP任命最新CEO , 接替Mark Read
- 第21届中国广告论坛·城市文旅品牌论坛 开幕倒计时5天!
- 好想来再陷舆论风波,万辰集团急速扩张暗藏隐忧
- 茶颜悦色宣布以线上电商形式出海
- WPP下调2025全年业绩预期,客户流失与行业疲软成为主因
- ChatGPT背后的商业博弈:OpenAI的盈利挑战与广告业的拉锯
- 费德勒成为首位身家超10亿美元的网球运动员
- 东方航空×泡泡玛特:DIMOO限量版主题飞机亮相
- 跟着演唱会去打卡,撬动城市的夏日经济学
- 小红书品牌升级
- 夏日营销的温度计:品牌如何在梗文化、人物共鸣与场景体验中赢得
- 361°过度依赖低毛利折扣业务,进军羽毛球能否缓解焦虑?
- 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
- 数字广告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从曝光到转化的破局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