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能拯救综艺同质化吗?
鲍妍
2017-04-12 12:20
尽管第一季才结束不久,但《育儿大作战》第二季已确定于4月21日播出。在过去的一季度中,可以很明显看到各平台都在试图冲破娱...

尽管第一季才结束不久,但《育儿大作战》第二季已确定于4月21日播出。
在过去的一季度中,可以很明显看到各平台都在试图冲破娱乐同质化的藩篱,纷纷向垂直细分领域综艺开掘,文化、婚恋、旅游、健身、亲子、星座等题材“差异化”突围,其驱动力均源自受众对生活的需求和获得精神慰藉。
比如山东卫视才收官的《育儿大作战》,制作方合宝娱乐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智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做节目不能用投机的眼光,赌“爆款”的节目,从长远考虑,与其花着巨大成本和风险迎合市场,不如潜心选择部分受众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群,只服务于某一个特定群体也可以实现“有的放矢”个性传播。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本刊即将出版的封面文章里中的一位采访对象,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人们需要纯娱乐化的节目,但也需要其他类型的体验,我们也要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
《育儿大作战》每期2组家庭,内容围绕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采用真人秀加脱口秀的方式,由刘仪伟担任主持人。同时有儿科专家、心理专家、亲子专家、亲子教育专家坐镇,深入剖析育儿话题,并涉及夫妻相处、代际沟通、家风建设等现实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生活服务类节目都算荧屏常青树,比如北京卫视长寿的《养生堂》节目等。但最近两年,随着内容制作机构对这类节目越来越重视,加入了大量真人秀元素后,节目在娱乐化、互动上都有了大幅提高、对比、纪实、情感、心理等多种元素结合,恰到好处的戏剧化表达、家庭的温情元素、判若两人的精神面貌对比等让生活服务类节目开始多方向发展,具有可看性。
再比如,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应该是个更好的示例。
节目组在北京城郊租下一户民居院落,并在周围土地上种满玉米、豆角、辣椒等农作物,三位常驻嘉宾到达住地后,需要去田地里采摘农作物,搭起炉灶,利用民居里仅有的传统生活用品,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如果想改善伙食,他们就要完成节目组安排的特殊任务换取高级食材。
农家乐体验可谓是准确戳中了都市白领的痛点,跟着嘉宾体验闲适生活的同时,又学上几手拿手菜简直一举多得。
在如今的“分众化”时代,如果能抓住一部分“分散”的受众群体,按照他们的偏好进行节目研发制作,实际上也是了不起的商机,而逐渐又流行起来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也给了人们很好的启示。
推荐
- 戛纳国际创意节发布全新创意奖项诚信标准与措施:应对AI造假挑
- WPP任命最新CEO , 接替Mark Read
- 第21届中国广告论坛·城市文旅品牌论坛 开幕倒计时5天!
- 好想来再陷舆论风波,万辰集团急速扩张暗藏隐忧
- 茶颜悦色宣布以线上电商形式出海
- WPP下调2025全年业绩预期,客户流失与行业疲软成为主因
- ChatGPT背后的商业博弈:OpenAI的盈利挑战与广告业的拉锯
- 费德勒成为首位身家超10亿美元的网球运动员
- 东方航空×泡泡玛特:DIMOO限量版主题飞机亮相
- 跟着演唱会去打卡,撬动城市的夏日经济学
- 小红书品牌升级
- 夏日营销的温度计:品牌如何在梗文化、人物共鸣与场景体验中赢得
- 361°过度依赖低毛利折扣业务,进军羽毛球能否缓解焦虑?
- 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
- 数字广告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从曝光到转化的破局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