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康孙:中国广告人要有文化自信 |幼狮评委说1

4月29日,2025戛纳“幼狮杯”中国冠军选拔赛终审会在北京举办。上海马马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莫康孙担任本届...

4月29日,2025戛纳“幼狮杯”中国冠军选拔赛终审会在北京举办。上海马马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莫康孙担任本届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评审团名誉主席。

他与戛纳幼狮的缘分横跨30年,回首往昔,莫康孙感慨万分,“30 年前,我在完成戛纳作品评审工作后,意外被拉去参与第一届幼狮评选,这段奇妙的经历开启了我与幼狮比赛的不解之缘。此后,中国广告逐步在戛纳等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而这离不开主办方多年来坚持举办选拔赛事,为中国广告人才搭建通往国际舞台的桥梁。”

回顾过往战绩,中国广告人的实力不容小觑。从十几年前开始,参赛团队便在国际赛事中不断斩获佳绩。2014 年,中国团队荣获戛纳媒介组金奖;2015 年,公关组摘得铜奖;2016 年,媒介组再度夺得金奖,平面组也收获银奖;此后,2018 - 2019 年,公关组、整合组、媒介组等多个组别均有出色表现;即便在疫情期间的 2022 年,幼狮公关组依然实现突破;2023 年公关组持续进步,2024年,中国幼狮选手更是荣获媒体组金奖。这些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国广告人的专业与创新能力。

莫老师也强调,比赛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希望选手们以轻松的心态参与,大胆展示创意,用 3 分钟的精彩表现打动评委,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满意。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广告的未来将由这些充满潜力的年轻人才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赛后间隙,《现代广告》与莫康孙展开深度对话,围绕幼师选拔赛评审、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以及 AI 时代的创意变革等话题进行探讨,以下为精彩问答内容。

Q:从终审作品来看,您认为今年参赛选手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是否存在共性不足,比如对 brief 的理解偏差或提案落地可行性缺失?

A:今年参赛选手的表现令人惊喜,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一年更比一年强的态势。尽管各参赛命题不同,且备赛时间相对戛纳终审更为充裕,但选手们在有限时间内输出的作品质量持续走高,这让评审团倍感欣慰。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是他们能够用流利的英语,精准且生动地阐述画面、文案及用户体验等核心内容。我始终认为,“体验” 是广告创意的关键要素,从本届选手的表现来看,我对选拔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代表队伍充满信心。

Q:结合本次幼狮评审,您如何看待今年的行业发展趋势?

A:从作品本身虽未发现极具突破性的行业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类型的项目 —— 即便是平面设计等传统领域,选手们在创意传播提案中,都不约而同地融入了社交媒体元素。这表明,社交媒体已成为当下广告传播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折射出行业对社交平台传播价值的高度重视。

Q:您认为当前行业最需要怎样的人才?本届选手是否展现出相关特质?

A:在我看来,“文化自信” 是当下广告行业人才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广告人身上不仅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更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十足的底气。他们渴望在广告领域输出优质内容,用中国创意征服世界。从本届选手身上,我清晰地看到了这种特质,相信他们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Q:您对即将代表中国参加戛纳全球赛的选手有哪些建议?

A:希望选手们始终铭记:中国广告人的自信绝非无源之水,期待你们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们以你们为荣!加油!

Q:在 AI 重构创意生产的当下,您认为核心创意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发生本质变化?本次大赛中,选手们是否展现出对这一变化的应对?

A:在我眼中,AI 本质上只是工具。科技迭代日新月异,当下的先进技术或许几年后就会被革新。广告创意人向来需要拥抱科技,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创作需求。年轻人成长于数字化浪潮中,对新事物接受度高,更应主动迎合潮流、拥抱科技,将 AI 等新技术巧妙融入创意,使其成为激发灵感的新元素。唯有如此,才能在快速变化的行业中始终保持竞争力。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