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In-House团队图个啥?

如果回到10年前,像红牛那样成立了In-House创意工作团队的品牌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不过,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用In-H...

如果回到10年前,像红牛那样成立了In-House创意工作团队的品牌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不过,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用In-House的方式管理品牌内容传播已成为品牌间颇有热度的事。

想弄明白品牌为什么放着专业的广告代理不用,反而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来成立In-House团队?就随小编来关注以下几个品牌的内部创意工作室,或许能找着答案。

万豪国际酒店

让人比较意外的是,万豪国际集团(后简称“万豪”)在为“万豪礼赏”忠诚计划发起区域性比稿的5个月后,宣布将成立自己的创意工作室。

万豪集团.jpg

虽然没有公开的消息显示万豪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但不难想象,In-House团队对品牌具有的吸引力,比如更有利于品牌传播的内容整合、一定意义上节省了沟通成本,甚至能够更大胆的提出创意想法(传播成本投入颇大的创意想法多来源于品牌方)等。

这也能从万豪创意工作室的服务事项中窥见一二,工作室将围绕三个方向为品牌提供全球性的内容营销服务:内容发展部门,负责整个创意部分;出品部门,负责互联网中,从视频到网剧、电视剧等品牌娱乐内容的产生;Live部门,则是注重线上实时的社交网络,以确保即时的话题互动。

承担多平台内容生产是万豪成立创意工作室的目的所在,特别是针对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传播。这或许与万豪在全球所拥有的巨大会员数有关。殊途同归地传递品牌理念,进而增强会员忠诚度、提高会员对品牌的归属感,对万豪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样看来,“万豪礼赏”忠诚计划的广告业务花落谁家都无足轻重,因为在未来的营销战场上,万豪本身的色彩将越来越浓。

耐克

耐克社会化媒体与社区事务资深总监Musa Tariq上任后,便决定将品牌所有线上社区相关业务转由波特兰总部的社会化媒体团队负责。这使得AKQA、W+K、Mindshare、R/GA等代理商都将失去相应的业务。

耐克.gif

Musa Tariq此前是Burberry的全球社交媒体营销负责人,耐克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不止于此,有消息显示,耐克每年新增的全球营销预算大多被用于数字营销,而其在美国市场平面和电视上的广告预算都有削减。

而做出这样的举动背后,MusaTariq是希望品牌能够对自身的社会化媒体拥有绝对掌控力,目的是便于公司对其消费者(粉丝)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向耐克这样拒绝代理商的运动品牌还有阿迪达斯旗下的锐步。长时间根植于数字营销上的耐克,也是时候进行自营管理了。

苹果

要成立In-House团队,挖角其他品牌或代理公司内长期服务的人才都会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优衣库就接连从原创意代理W+K处挖走了两位人才——全球创意总监John C Jay和著名创意总监Todd Waterbury。苹果则至少从TBWA‘s Media Art Lab、TBWA\MAL分别挖角了两名员工。

苹果.png

与耐克顺理成章的改变不同,苹果成立In-house团队要被动的多。一方面,各手机品牌均推出了高端产品,加之三星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苹果的市场地位正逐渐发生着改变;另一方面,长期代理商TBWA\与苹果的无间合作,有一个人至关重要,那就是乔布斯。乔布斯逝世后,双方的合作再次发生动荡。而三星的广告策略和市场推广则一直由其In-House团队,即第一企划(Cheil Worldwide)负责。

小米.jpg

这或许可以解释,以苹果“模仿者”出身的小米,在定位和策略上如此不同的原因了。“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上都组建了相应的运营团队,人数将近70人。当然,并非所有的品牌都适合建立In-house团队,毕竟像红牛媒体工作室一样的In-house公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将业务交给代理公司,品牌会无法掌握所有的事实,但专业的代理公司在创意和策略上都具有足够多的经验。不过话说回来,品牌做出这样的举动,还得在代理公司身上找原因,为什么客户会认定他们会比你做的更专业?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