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了我的秘密?

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些或多或少想要窥探别人的欲望,也许正是秉承着好奇心会害死猫的道理,Secret在AP...

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些或多或少想要窥探别人的欲望,也许正是秉承着好奇心会害死猫的道理,Secret在APP store上架了。
就在这款匿名熟人社交应用开发出的不久,聪明的中国商人紧随潮流,上架了同款软件“秘密”。
“传说以前的人,心中如果有秘密的时侯,就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巴把洞封上。秘密就会永远留在那棵树里,没有人会知道。
今天,秘密提供了一个完全匿名的私密倾诉社区,不能和家人朋友说的秘密,不能在微博上说的秘密,都可以在这里倾诉;还能在这里获得他人的帮助,真正释放埋藏内心的压抑。”
最新消息是,秘密因为遭到Secret的抄袭投诉,在最近改名为“无秘”重新上架,而啪啪团队也关注到了这片社交蓝海,开发出一款匿名软件“呵呵”(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想的,笔者真心呵呵了),据说能够根据算法规避熟人“作案”。
不管是秘密也好呵呵也罢,匿名社交都是一个新兴的形式,原本对于社交的定义就是大批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的过程。这其中,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信息源,而网络本身的特殊性质其实让我们已经处在一种半匿名的状态(尽管如果你想查一个人还是能人肉出来的),但是匿名加上社交载体,却又让这种交流方式变得更隐秘,一旦人们能够不“暴露”在公众面前,匿名社交应用的道路就已经开始有点走偏了。
更可怕的是,秘密虽匿名,但告密者就在身边。
在产品形态上,以“秘密”为例,其使用用户通讯录构建底层社交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通讯录联系人在使用该软件,用户即可解锁查看他手机联系人(即朋友)以及二度关系(即朋友的朋友)发布的匿名信息并可进行匿名评论——随着手机联系人这个链条无限扩散而产生涟漪效应,秘密的信息池也将无限扩大。
现在匿名社交软件已经开始出现了恶意中伤以及造谣的言论,尽管这是在网络媒体中不可避免的,但这样的发展势头却让“秘密”等软件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当它无法成为人们吐露心事的树洞时,就会不可避免得成为流言的垃圾场。
“发布自己的秘密,窥探别人的隐私”一直是这类软件的定位,但要从源头上杜绝垃圾言论的产生,是开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