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游戏的世界

Engagement,这个词在全球流行已经有些年头了,特别是广告界。如果你翻看戛纳创意节2010年以来的演讲主题和内容,...

Engagement,这个词在全球流行已经有些年头了,特别是广告界。如果你翻看戛纳创意节2010年以来的演讲主题和内容,这个词的出镜率一定特别高。今天收到PHD发布的一篇新闻通稿,再度提到了这个词。想起此前,谷歌刚发布了他们最新的The Engagement Project的报告。不妨来看看,这两家公司关于Engagement又有怎样的新发现。



PHD:未来工作即游戏


据PHD的新闻通稿说,他们今年邀请了游戏设计师Jane McGonigal加入。显然,McGonigal从她熟悉的游戏领域,为PHD此次戛纳要呈现的思想与成果提供了有趣的故事和详实的研究支撑。
McGonigal提到,全球10亿游戏玩家为参与型经济(ENGAGEMENT ECONOMY) 贡献了70亿小时。这意味着每天有10亿人在游戏上要花费1个小时以上,而这对于商业绝对是个好消息,对于创新也是如此,甚至对于任何想要致力于解决世界难题的人来说都是好消息。
事实上,Jane McGonigal可不是在戛纳首次提出这个观点,很多人此前在TED的演讲中已经听过。她认为现在全世界人民花在游戏上的时间一点也不多,如果要想在这个地球上活得更好,他们还真用某种方法计算过,这个时间是每周210亿小时。
与此相伴随,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人会拥有富余时间。这意味着可能像McGonigal希望的那样,更多人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游戏中。言外之意,广告主们应该懂了。
(编译到这里,不禁感慨下,广告人怎么就被笼罩在过劳死的阴影下呢?就让我们乐观地相信大趋势如是吧,我们已经从一周6天变成一周5天,而且现在某些国家的工人罢工,提出主张是一周35小时工作制。)
而McGonigal也指出驱动参与型经济的力量其实就是那些最基础、本能的人类欲望,比如喜欢挑战,想要表现得更出色,渴望掌握新技能,希望自己的一技之长可以服务更大的社群,等等。
这些欲望将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无论是选择工作、购物还是忠于某些品牌都将受此控制。因此,在参与型经济阶段,人们需要的一定是这样一份工作、消费体验或是产品:他们能满足人们全身心地参与有意义的挑战的渴望。
而PHD邀请Jane McGonigal同台戛纳,大概也是因为游戏是目前最能体现参与型经济驱动力的一种模式。
正如McGonigal此前在TED主题演讲《游戏创造美好生活》中提到的那样,游戏能让人们变得更加快乐、自信、富有活力。别忘了,这些游戏玩家通常还有另一个身份:各种公司的雇员。而根据盖洛普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89%的人工作并没有实现参与感,这些无参与感的人每年会消耗公司2万亿美元。
TED主题演讲《游戏创造美好生活》: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wMDA1ODY4.html (转载自优酷)
基于以上现实和新理念,PHD启动了一些新的项目,在内部,也在客户中。
比如PHD发起了一个基于开放系统和源动力的游戏项目,通过这个项目,他们将像联合利华这样的蓝筹客户,变成了一个大型游戏,从而让其全球75%的雇员的参与、合作和创造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再比如PHD全球策略总监Mark Holden说源动力(SOURCE)已经改变了PHD的工作方式。现在,人们每天的工作就像是玩游戏(传说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么?),结果就是PHD全球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策划与更有创造力的服务。
总之,大意就是PHD通过模拟游戏的新模式让大家在工作上表现出游戏玩家的那种积极状态,更有合作性、更有创意等,而这些就是符合参与型经济内在基因的模式。据PHD的新闻稿说,在本次戛纳节他们首次披露了这些项目的细节,等着哪位前往戛纳的朋友分享具体细节了。


谷歌:The Engagement Project告诉你怎样更有意义地与粉丝互动


在参与型经济中,品牌与消费者怎样建立联系呢?
最近,谷歌策略规划和广告发展团队主管Abigail Posner就谷歌的"参与项目"(The Engagement Project)发布了一篇博文,并发布了项目研究的报告。
英文原文:http://www.google.com/think/articles/memes-with-meaning.html
之所以会有该项目,是因为他们观察到一个现象: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在创建和分享视觉化的内容,但统计数据却显示这些工作效果一般,简单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谷歌这个团队要做的就是通过该项目,与品牌与创意代理一起,找到适合数字空间的洞察与创意,学会更有意义地与粉丝互动,在这个消费者深入分享的时代与他们建立联系。
为此,谷歌召集了一批人类学家、数字先锋和内容创造者,也积极展开与C世代的对话。下面就是一些来自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分享。

令人着迷的相似性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惊为天人的美丽图片,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早上发布的一张早餐照片会获得37个赞呢?
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一定知道原因,因为他很早就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发现风景的眼睛。换言之,吸引人们的不一定要新东西,而是用新方式去重新观察熟悉的事物。
互联网就在重现这个规律。看起来它在记录日常生活的琐碎时刻,但却提供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然后,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他们变得如此迷人。这种迷人就来源于相似性。实际上,我们在互联网上获得的这种感受,就和过去人类从诗歌、艺术、哲学上获得的感受有类似的机制。因为它们都让我们从平庸、世俗的生活中发现奇迹,并让我们重新爱上这个世界,并为之欢欣、着迷。

创造力游戏


也许你是《悲惨世界》(Les Mis)的粉丝,但这不妨碍你看到youtube上一段名为SCREAMING GOATS(尖叫山羊)的视频乐得哈哈大笑。这两个东西差异如此之大,但是因为你的喜爱,他们之间发生了联系。
神经科学家解释说当我们在不同事物间建立关联,我们大脑内部就形成突触。事物之间越是随意地建立关联,就会有越多的突触形成。突触是创造力的基础,换句话说,突触的兴奋就意味着创造了喜悦。
对孩子来说,这是经常发生的事,因为世间万物都是新鲜的。所有东西都不尽相同,而且孩子也没有受约定俗成的“关联规则”所制约。
视觉网络解除了我们的束缚,将我们带回孩童般的状态,使我们可以在看似毫无关联的不同图片和视频中探索——无论这些事物是新是旧,是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或来源于自家后院。我们的创造力因此被激发出来,使我们轻易想出新创意以及事物间的新关联。
在不受线性思维的拘束和自由意向的刺激之下,突触发挥了作用,我们可以自由徜徉于更纯粹的创造之中。

能量交换


比踏上发现之旅更令人愉悦的事情,就是与他人分享。这种共享促成了放大我们快乐的能量交换。
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威尼康特(Donald Winnicott)认为人类第一个情感动作,就是婴儿面对妈妈的微笑,回以自己的一个微笑。威尼康特称之为“社交性微笑”。这告诉我们,当将快乐传递给他人时,我们会加倍感受到快乐,因为这在我们与他人之间构建起了关系。
在视觉网络中,当我们共享了视频或图片,我们并不仅在共享这个事物,同时还分享了这个事物引起的情感反应。
每天都会发生数以亿计的这种能量交换。不管是发帖子、评论、点“赞”、转载还是+1,在新视觉文化中,我们都可以与彼此互赠小礼物或共享快乐瞬间,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是真正并且深刻地关联着的。

新常态背后的含义


归根究底,每个热帖、每张图片和每个看似愚蠢的视频都有其意义所在。除了网络,没有其他地方能让我们重新挖掘到日常世界的迷人之处,释放我们的创造潜力,并在能量交换过程中放大我们的快乐。通过这一切,我们与他人和自己建立起更深刻的联系。
该如何做才能加入到这些视觉游戏中呢?
最重要的是,以创造者而非广告者的身份进行思考。或许你已经上传了专业拍摄的高光照片和贴片广告,但你要做的远非如此而已。要想内容,而不是商业宣传。

谷歌的项目团队给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帮我们重新发现熟悉事物的美妙之处
在你的产品、品牌或从他人生活中找到熟悉的事物,并带领着人们以全新的迷人方式看待它。这可以是非常简单的,比如将厨房用具变成一个科学试验,或者提醒人们捕捉日常生活的瞬间,接着将这些瞬间编辑成漂亮的拼贴图。
第二,寻找激发创造力和参与感的方式
在网上找到你的品牌。很有可能的是,粉丝已经在始恶搞调侃你的品牌。别生气,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激起众人的热情,引导热情,以此帮我们创造更多内容。
第三,为大家带来可分享的快乐
消除隔阂,开始能量交换。创造可使我们感到兴奋、快乐和轻松的内容,让我们想与他人共享。
下载完整报告,请见http://www.google.com/think/articles/memes-with-meaning.html.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