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握手言和”?专家:私域流量运营开始“抱团取暖”

阿里和腾讯这两大互联网巨头,真的要“握手言和”?7月14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阿里和腾讯正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报道...

阿里和腾讯这两大互联网巨头,真的要“握手言和”?
7月14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阿里和腾讯正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报道称,双方的初步举措是阿里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腾讯则会向阿里开放信息分享,允许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服务等。这篇报道这样评价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举措:这将为中国消费互联网带来巨大转变。

20210715185011000000_1_80.jpg

针对外媒消息,《现代广告》向阿里、腾讯方面求证,双方均表示不知情。
一直以来,阿里和腾讯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随着业务版块不断拓展,双方的生态体系愈发庞大,业务不断重合。尽管信息共享被看作是互联网经济的真正内核,但是基于用户与流量的商业模式让底层的信息共享变得十分困难。
特别是近年来,私域流量的概念快速兴起,而平台之间的私域流量壁垒却阻隔了品牌商家的跨体系运营。《私域流量》作者、资深营销专家祝福表示,一旦阿里、腾讯开放生态,将为品牌的私域流量运营带来重大利好。


从对峙到和解
同在金字塔顶端的阿里和腾讯,分别占据着国内电商、社交两大赛道。随着业务发展,双方逐渐涉足社交、电商、支付、文娱等领域,彼此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2013年11月,手机淘宝正式关闭微信通道,微信用户点击淘宝商品或店铺链接后,均会跳转到手机淘宝的安装页面。随后,微信快速反击,封杀有关阿里体系的链接。自此,双方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对峙。
两大巨头对峙让用户和商家苦不堪言。祝福表示,用户有社交和购物的双重需求,但在这两大平台却无法实现“微信分享——淘宝购买”的简易流程。对商家来说,淘宝的公域流量获取越来越贵,微信的电商功能又不足以支撑店铺的整个交易闭环。
直到今年,阿里与腾讯的关系才出现缓和。在今年3月25日淘宝特价版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副总裁、C2M事业部总经理汪海回应了与腾讯小程序的合作,表示(微信小程序)的申请流程已经向腾讯相关部门发起,目前还没有通过审核。此前,有消息称淘宝二手平台闲鱼也已提交了微信小程序的申请。
此外,记者搜索微信发现,阿里旗下社区团购平台盒马集市、阿里旗下综合性旅游服务出行平台飞猪,均已上线微信小程序,但目前暂时无法使用。
《华尔街日报》在7月14日的报道中称,阿里和腾讯方考虑开放生态,原因可能在于管理层对互联网市场的整顿。
2020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今年410日,阿里因“二选一”行为被处以182.28亿元罚款;77日,监管部门对互联网行业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开出罚单。

“如果阿里和腾讯打破对立关系,意味着用户和相关服务互通并且共享,让消费者的选择性变大了。随着两大阵营之间的壁垒逐渐瓦解,各方的市场竞争也更加充分。” 原盈科律师事务所贺捷律师对记者表示。


利好私域流量运营


在祝福看来,阿里与腾讯开放生态,是互联网运营逻辑从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转化的必然选择。“私域流量的诞生就是因为公域流量的红利消退。对于天然依赖流量的淘宝等电商业,微信平台是巨大的潜在转化路径。”祝福解释道。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拼多多和京东惊喜。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微信小程序总体月活用户(MAU)规模达到了8.32亿。其中,拼多多小程序MAU1.55亿,同比增长42.7%;京喜MAU1.43亿,同比增长高达4876.5%
根据拼多多财报,2020年平台的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正式超过淘宝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祝福认为,微信超过12亿的月活用户,是拼多多迅速起家,甚至后期赶超淘宝的流量砝码。
京喜则是应用微信小程序的后起之秀。阿拉丁数据显示,2020年双十一当日的微信网络购物小程序榜单上,京喜借助平台的流量支持,超越拼多多排到了首位。
对腾讯而言,私域流量的转化和变现是其思考方向。今年1月,微信在8.0版本中放开5000好友朋友圈的限制,就是为了进一步激活微商的流量基础。祝福指出,如果微信对淘宝开放,意味着批量引入商家,对其完善整个私域电商生态至关重要。
此外,商家尤其中小商家也将成为受益者。早在2015年左右,就有不少淘宝中小商家在为“出淘”准备,例如与用户互加微信、寄出货品附带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等。记者随机询问5家粉丝量在50万以内的店铺,其中4家都表示可以加微信号直接购买。
灵狐科技董事、电商总裁宫晓静指出,多数品牌在运营私域流量时,都是依赖于各大体系内的闭环,跨体系整合非常困难。双方开放生态,一方面可以降低品牌跨体系引流成本,另一方面为打通用户行为分析建立了基础,让品牌商家看到了一丝曙光。
截至7月15日收盘,阿里(09988.HK)港股总市值达到4.57万亿港元;腾讯(00700.HK)总市值为5.42万亿港元。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