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直击|行业工艺狮评委周佩莲:超越广告,成为文化
姜雪
2019-06-20 14:45
六年前,周佩莲做戛纳狮子国际创意节评审的时候,就隐隐感觉出了戛纳狮子节的政治性倾向——同样作为评委的她,在评审过程中的发...

六年前,周佩莲做戛纳狮子国际创意节评审的时候,就隐隐感觉出了戛纳狮子节的政治性倾向——同样作为评委的她,在评审过程中的发言并不受重视,甚至一度没有为中国作品发言的机会。而2019年的变化让时任Cheil杰尔大中华区集团CEO的周佩莲感觉非常不一样,评审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融洽且认真,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品,周佩莲提议它成为全场大奖。
在周佩莲的评审类别里,中国作品入围的并不多,但这不是标准的问题,在她看来,中国广告人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还是停留在了传统思维上,以平面为例,应该更多展现出现代化或者潮流化的中国是怎样的,“比如我看到过的一些平面作品,有龙这样的文化元素,甚至有一个品牌把老外的形象放在年历上,用吉祥物来进行对比。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副作品没有美感,不是创意的问题,而是不好看。我们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自以为外国人看到这些传统中国元素就会打高分,其实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已经改变了。我们还是需要分享、理解、研究去找到拿狮子的方法,而不是单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还是要有规则性。”周佩莲说。
尤其是公益类项目,广告的意义远不止于广告,就像现在的戛纳狮子节,他能在波折中生存下来,其实意味着它不仅仅是广告节,而是代表了一种文化。Nike把几乎所有的运动都当做信仰,对于喜爱运动的人来说,那就是他们的“宗教”,这也是他们能够夺得全场大奖的原因,并没有过多的品牌露出,而是以拯救社会、拯救孩子为根本。周佩莲说:“我认为我们缺少的就是把广告打造成一种文化的能力,因为广告是有限的,但文化能够延续。”
推荐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
- 信“心”心理问答|工作疲惫难辅导,亲子情感账户透支愁
- 信“心”心理问答|一位焦虑母亲的求救信:当"经验"成为阻碍孩子
- 信“心”心理问答|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位六年级家长的
- 可口可乐公司2025Q1全球销量增长2% 中国市场高个位数增长
- 品牌观察|跨界不只是联名:安克×兰蔻,2025“科技美学共振”新
- 信“心”心理问答|隔代教育 “战争” 背后的真相:不是谁对谁错
- 原神x脉动联手电解质
- 美国第一家3D打印星巴克开业
- 奈雪×《鸣潮》携手联名
- 麦当劳亚太前高层加盟霸王茶姬
-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
- 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
- 信“心”心理问答|丈夫是社交还是“撩妹”,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
- 信“心”心理问答|当母亲的梦想成为孩子的枷锁:代际补偿心理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