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戛纳RH学院培训名单确定
鲍妍
2015-05-07 17:00
5月7日,由《现代广告》杂志主办的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学生组正式结束。选拔赛邀请了来自广告公司和品牌的一线创意人担任评委...

5月7日,由《现代广告》杂志主办的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学生组正式结束。选拔赛邀请了来自广告公司和品牌的一线创意人担任评委,其中麦肯光明广告公司董事长莫康孙担任评委主席。参赛的17位选手几乎全部来自广告专业。大赛的题目由雪佛兰和金六福品牌拟定,并最大程度模拟了真实提案场景。
通过评委们对参赛选手现场提案的点评和打分,最终3位选手脱颖而出,分别为:上海师范大学毛天怡、浙江大学施维、中国传媒大学竺本奇。由主办单位推荐,他们将在一个月后参加为期一周的戛纳RH学院培训。
幼狮赛以发现优秀年轻创意人为目的,现场的年轻选手的创意也带给我们极大的惊喜。来自广西艺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的张潇珑,根据金六福新品“福根”产品上市项目的需求,从传统文化汲取灵感设计新的产品包装的同时,还考虑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受众人群的娱乐互动需求,设计了线上线下互动的环节。
上海师范大学毛天怡则希望带给该品牌更多时尚感和趣味性,并提出slogan“不福而战”。
由于绝大部分选手都选择了雪佛兰品牌,导致竞争显得比较激烈。不少选手表示,选择雪佛兰的原因主要是诉求较为清晰,或喜欢汽车,也有少部分选手表示,金六福提到的“完美设计”,是他们放弃的主要原因,因为较难实现。当然,也有年轻人对白酒文化并不熟悉有关。
河北科技大学靖德森针对雪佛兰需求,提出了“从小我们被告诉你不能在河里游泳你不能…但哪来的游泳冠军,哪来的…热爱让一切成为可能”的文案。
中国传媒大学沈秋昊提出从线下活动开始,邀请3D画家在街头以雪佛兰为主题作画,造成话题效应并在社交网络发酵,并发起在线下寻找3D画的活动,并参与设计属于自己的科鲁兹,通过一系列活动贯穿线上线下,形成完整传播链。
他的校友竺本奇则以雪佛兰的“电引燃器”等技术为切入点,提出了“热血沸腾,燃烧世界”的营销主题,希望通过唤起年轻人对“热情”的共鸣,展示雪佛兰除“性价比”外,被消费者忽略的一面。
浙江大学施维甚至在极短的准备时间内拍摄了一支视频,让年轻人说出自己梦想中的车是什么样,比如“我希望我的车能够有一个厨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林倩慈设计了一款手机游戏,注册后填写想去的地方和理由后即可开始游戏,在其中积累的里程则可能让你梦想成真。
针对这些提案,评委的提问则集中在“你强调的核心idea在哪里”;“与品牌的联系在哪里”;“消费者为何与你互动”;“设计不需要太多铺垫,要简单,要贯穿始终”等,这也侧面反映了学生选手还缺乏实践经验,希望本次的大赛,以及此后的培训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地尝试机会,提升、丰富自身经验。
安索帕上海创意群总监沈宜乐在点评阶段提到,题目虽然限定了选手的思路,但却也可以激发新的思路。同时,她最想分享的是,更应关注国际上digital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对消费者的改变。利洁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杜蕾斯市场经理赵霏则强调了在做idea前,要更关注品牌的实际需求。北京电通跨界沟通创意中心CDC执行总监津乐布一树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只过低头族的生活,创意诞生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接触更多的人,看更广阔的世界,这些都将影响你的工作。Alvin Lim激励年轻人抛开一切,豁出去,不要给自己设立太多的规矩,创意是无限的。最终由莫康孙宣布最终获胜名单:
上海师范大学 毛天怡
浙江 大学 施维
2015年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秉承在戛纳创意圣地培养生力军的精神,在专业类原有平面、影视、网络、设计、媒介、营销类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关类,通过选拔最终会有7组选手征战戛纳,和世界各国年轻人同台竞技,并与世界超一流大师近距离交流。
2014年,参赛选手张婷婷和宋婷婷为中国创意界赢得第一个戛纳幼狮金奖。这是中国创意界一次零的突破,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年轻创意力量越来越受到国际瞩目和认可。
而2015年有谁能捧得戛纳金狮奖杯,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
- 信“心”心理问答|工作疲惫难辅导,亲子情感账户透支愁
- 信“心”心理问答|一位焦虑母亲的求救信:当"经验"成为阻碍孩子
- 信“心”心理问答|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位六年级家长的
- 可口可乐公司2025Q1全球销量增长2% 中国市场高个位数增长
- 品牌观察|跨界不只是联名:安克×兰蔻,2025“科技美学共振”新
- 信“心”心理问答|隔代教育 “战争” 背后的真相:不是谁对谁错
- 原神x脉动联手电解质
- 美国第一家3D打印星巴克开业
- 奈雪×《鸣潮》携手联名
- 麦当劳亚太前高层加盟霸王茶姬
-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
- 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
- 信“心”心理问答|丈夫是社交还是“撩妹”,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
- 信“心”心理问答|当母亲的梦想成为孩子的枷锁:代际补偿心理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