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一词总是成为营销标签,难道只有世俗的成功才能给女性带来自由吗?
姜雪
2020-01-16 16:15
《奇葩说》辩手詹青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老师骂她笨猪,恨不得每个人都有资格教育她一番。然而当她成为了年级第一,“教我怎么...

《奇葩说》辩手詹青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老师骂她笨猪,恨不得每个人都有资格教育她一番。然而当她成为了年级第一,“教我怎么做人的人直接少了一半。”再到后来她去香港读书,考上哈佛,毕业之后做了律师,詹青云说:“从此之后我就变得自由了很多。大家会简单地恭喜你,而不是教你该怎么做人。”
如此看来,这个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CHANEL在最新的广告片里,也探讨了这个问题,关于女孩们的事业。别的不说,起码在这支片子里,女孩子们是有自我的,甚至可以抛开女性的身份,去实现一些成功。
刺猬乐队鼓手石璐,经历过黑暗时刻,住过破房子,结婚生子之后,为了音乐从头再来。终于,因为《乐队的夏天》,大家熟知了这位中国第一女鼓手。
职业排球运动员朱婷,顶着压力和责任艰苦训练,在赛场上征服自己。在里约奥运会上,她拿下了冠军。
律师、辩手詹青云,从不被老师看好,到考上年级第一、考入哈佛、主导人生。2018年詹青云因为《奇葩说》,让大家认识了这位学霸型辩手的真正实力。
战地记者、导演周轶君,不被符号化的性别束缚,在工作中找到自我的价值。2019年周轶君导演了自己第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当女孩谈论事业”的时候,人们发现,虽然越来越多女孩在做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但更常见的是,女孩们为争取事业承受了很多。
在微博上,CHANEL发起了#金砖人生#的话题,引发网友关注和讨论。很多女孩分享自己读博、为事业打拼、拥有经济独立之后收获的自由。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官方媒体也参与到了职场女性话题探讨中。
除了CHANEL,自然堂也是鼓励女性在职场中发挥自我,但是品牌用了对比的方式,来展示女性在职场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这支主题为“没有一个男人可以通过的面试”,展现了女性在职场面试中常常会被问到的一些问题,“结婚了吗”“打算要孩子吗”“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而当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对象换成了男性,微妙的荒谬感恰好揭示出女性在职场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因性别带来的质疑、轻视和差别对待,无关个人能力和表现,只因是女性。
一直以来,随着“她经济”的崛起,针对女性的营销越来越多,但人们似乎关注的都是女性购物“剁手”、大龄剩女或者为人妻为人母的形象,抛开这些设定,谁又把女性放在了“独立的个人”的层面上?一旦女性有了更自我的追求,就会有声音劝你,作为一个女孩子不用太拼。
对于女性来说,争取事业上的独立,不一定代表着取得多好的成绩,而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有进退的余地,以及更多的话语权。
推荐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
- 信“心”心理问答|工作疲惫难辅导,亲子情感账户透支愁
- 信“心”心理问答|一位焦虑母亲的求救信:当"经验"成为阻碍孩子
- 信“心”心理问答|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位六年级家长的
- 可口可乐公司2025Q1全球销量增长2% 中国市场高个位数增长
- 品牌观察|跨界不只是联名:安克×兰蔻,2025“科技美学共振”新
- 信“心”心理问答|隔代教育 “战争” 背后的真相:不是谁对谁错
- 原神x脉动联手电解质
- 美国第一家3D打印星巴克开业
- 奈雪×《鸣潮》携手联名
- 麦当劳亚太前高层加盟霸王茶姬
-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
- 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
- 信“心”心理问答|丈夫是社交还是“撩妹”,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
- 信“心”心理问答|当母亲的梦想成为孩子的枷锁:代际补偿心理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