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li:自己的数据自己卖

很早的时候,麦当劳(McDonald's)、史泰博(Staples)和通用汽车(GM)这些品牌都是花钱直接从消费...

很早的时候,麦当劳(McDonald's)、史泰博(Staples)和通用汽车(GM)这些品牌都是花钱直接从消费者手里买数据——这可以说是“数据即是新货币”的真实写照。

20180825181843000000_1_19.jpg

图片来源:网络

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和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施让消费者在使用线上服务时,比以往更加关注所谓的数据“等价交换”。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关注Cambridge Analytica这样的企业是如何在未经自己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个人数据的。

为此,Freckle loT近期推出了一款名为Killi的App,允许用户直接将自己的数据出售给品牌。如果用户选择出售自己的驾驶执照信息,他会得到更高的报酬。迄今为止,入驻Killi的品牌包括麦当劳、通用汽车、达能(Danone)以及史泰博。

Havas MediaGroup数字策略及投资主管兼执行副总裁Sargi Mann对此表示,“广告行业不应忽略这件事。人们为Killi的出现感到兴奋。数据隐私现在已经取得了里程碑似的成就,Killi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还指出,广告拦截是消费者催生出来的应对不良广告的解决方案,当初这一技术的出现曾引起整个行业的警惕。现在,由消费者自行掌控自己的隐私数据或许是行业下一个发展方向。

Freckle lo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eilSweeney说,“消费者想要掌控自己的数据,也希望营销者能够遵守相关规定使用他们的数据,但是却一直苦于没有工具能够做到这一点。当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爆发的时候,很多人都回应了卸载Facebook的活动。其实这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应。”

Sweeney指出,《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证明美国也开始着手监管消费者数据隐私。他说,自5月25日推出以来,Killi已经拥有70000多名用户。最初的时候,Killi并未给自己做市场推广。但现在,公司将投资500万美元打造了一个推广活动,希望能够吸引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的用户。

Freckle loT表示,Killi上的每一笔交易都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的,遵守了GDPR、《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同时,用户还可以记录下所有购买自己数据的品牌的信息。

eMarketer客户经理Brandon Galindo说,他下载Killi的部分原因是因为隐私问题。他说在Killi上注册时,需要“立即输入社会安全号码、电话号码,启用Advertising ID,允许实时获取地理位置。品牌可以联系到你,但是Killi上的透明度要高多了。我才是对自己数据拥有完全掌控权的人。”

Galindo说自己在Killi上注册之后,靠出售自己的数据大约赚了25美元。Killi表示,一旦品牌购入某位用户的数据,再次购买该用户的数据时品牌会给出更高的价格。比如奢侈品品牌Paneri再次购买用户数据时,可以给出10美元或20美元的价格。

Sweeney表示,新品牌进驻平台“会增加用户的平均收入。人们可能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挣1美元,但是当个人数据售价涨到4美元6美元的时候,就有可能形成网络效应。”不过形成网络效应的前提是,要有更多的用户注册使用Killi。

曾在谷歌、奥美和Hearts &Science工作过的Lars Feely在探访自己父亲之后,下载了Killi。当时他的父亲正在电视上看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berg)出席国会听证会的直播,他父亲转过头问他,“Facebook究竟掌握了多少我的个人数据?”Feely说,“那个周末对我而言真是糟糕透了。因为我意识到,当扎克伯格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数据是以何种方式被收集的。”

代理公司密切关注

广告代理公司正在密切关注Killi的动态,但目前他们还没有在Killi上购买任何数据。

Horizon Media首席数字官DonaldWilliams表示,“我们之所以被Killi吸引,是因为它代表了整个行业前进的方向。让用户自行掌控自己的数据,品牌出钱购买想要的数据,这并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此外Williams还补充说,自己的公司很早就意识到要通过加强数据透明度来增进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能让我们在推广产品和服务时,诚实地与消费者对话。”目前Horizon Media一直在关注Killi的动态,但并没有在平台上购买任何数据。

Hearts &Science投资高级总监Mike Lamar所持观点与Williams相近,他认为Killi“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因为消费者越来越在意自己究竟有多少数据被使用。过去消费者会同意用自己的数据换取免费的服务或礼品;但现在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数据不止一次被卖给第三方。消费者想要在数据买卖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毫无疑问,这是对市场的一次教育。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