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用1.25倍速追剧了,看不看广告心里还没点数
张婷
2017-11-16 08:45
现在很多人在网上追剧都会选择以1.25或者1.5倍速观看,这种现象至少可以反映两个问题,一是值得原速观看的视频资源绝无仅...

现在很多人在网上追剧都会选择以1.25或者1.5倍速观看,这种现象至少可以反映两个问题,一是值得原速观看的视频资源绝无仅有,二是观众越来越喜欢快节奏。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视频平台都在加大精品剧目的投资力度,但还是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爱奇艺版权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莅樱就深有感慨,“《河神》的节奏快成这样了,还有观众说拖,我也是不知道得做成多快才够,难道要一上来直接告诉大家结果才算好?”
只能感叹这届观众太不好对付。这么挑剔的观众对随片广告就更没有容忍度了,一般为了屏蔽广告会采取两种措施,客户端预先缓存离线观看,或者成为付费会员去广告。但事实上,还没有切实的数据说明用户为了屏蔽广告特意去买会员,视频平台更多还是靠独享的内容特权拉动会员的增长,当然像乐视靠超级电视捆绑销售是比较例外的。
所以视频平台为了收回成本而不得不冒着用户流失的风险,播放时间更长的广告、开放更多的广告位,而与此同时,用户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屏蔽或者忽视广告的存在。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中,随片广告内心OS应该是:知道你们都不待见我,但是我花了钱,我才最崩溃好吗!
从弹幕中发现,观众在反感广告的同时很容易把平台、广告主都痛批一顿。这其中有很多雷区,比如长达90秒的片前广告中,插了好几个完全不相关的广告,比如一个高端的汽车广告,随后是一个团购APP的魔性广告,再配上一个大字报形式的促销广告,不管是画风、配乐还是旁白都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很难不让人感到神经错乱;还比如,一个都市白领看一个职场剧,剧中人物画说到一半开始插广告,10s网页游戏广告,劣质金属感的画面和不明所以的配音,在30s的广告时长中反复播放,估计只有限量版口红才能抚平广告带来的不适。
这可能是两个比较极端的配置,但是确实有很多观众深受其害。这种为了曝光量盲目投放,不注重观感体验和环境匹配的方式,让很多人形成了一种“广告都不好看”的刻板印象,建立起了广告屏障系统。这种“一棒子打死所有广告”的屏障,让品牌和用户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难,也让很多好广告都沦为品牌的自嗨。
其实并非没有更好的办法,视频平台新开发的创意中插和创意浮层广告,为品牌打开了与内容一起玩的入口,剧情、人物的强相关性让广告不那么突兀,而且没有被屏蔽的风险,如果创意把控的到位,还能开展有效的二次传播。
除此之外,贴片广告也大有可为,根据视频内容匹配相应的广告产品类目,保持广告风格和内容的调性一致,然后利用大数据匹配目标用户,实现精准投放,如果与电商的资源打通,还能提高销售转化率。这种方式其实在很多社交平台已经实现,视频平台可以随着用户行为的积累,也朝着广告的精准投放迈进,那广告主、视频平台才能实现双赢。
推荐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
- 信“心”心理问答|工作疲惫难辅导,亲子情感账户透支愁
- 信“心”心理问答|一位焦虑母亲的求救信:当"经验"成为阻碍孩子
- 信“心”心理问答|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位六年级家长的
- 可口可乐公司2025Q1全球销量增长2% 中国市场高个位数增长
- 品牌观察|跨界不只是联名:安克×兰蔻,2025“科技美学共振”新
- 信“心”心理问答|隔代教育 “战争” 背后的真相:不是谁对谁错
- 原神x脉动联手电解质
- 美国第一家3D打印星巴克开业
- 奈雪×《鸣潮》携手联名
- 麦当劳亚太前高层加盟霸王茶姬
-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
- 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
- 信“心”心理问答|丈夫是社交还是“撩妹”,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
- 信“心”心理问答|当母亲的梦想成为孩子的枷锁:代际补偿心理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