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超级碗”十年落幕
E.J. Schultz
2016-01-13 09:15
(更多超级碗内容:http://www.maad.com.cn/index.php?anu=subject/news_l...

(更多超级碗内容:http://www.maad.com.cn/index.php?anu=subject/news_list)
【摘要】2月7日的“超级碗”即将上演。其中,多力多滋玉米片品牌的“冲击超级碗”(Crash the Super Bowl)活动久负盛名,今年入围的作品有澳大利亚参赛者 Peter Carstairs 的《Ultrasound》、美国参赛者 Jacob Chase 的《Doritos Dogs》和 David Rudy 的《Swipe for Doritos》,最后将有一支在超级碗正式播放。
实际上,今年的“冲击超级碗”竟然是最后一届,接替它的是升级版活动“勇敢者军团”(Legion of the Bold)。
回到2006年,宏盟旗下的代理公司Marketing Arm正负责多力多滋母品牌菲多利的体育营销事务,现任总裁的Andrew Robinson,当时向营销团队提出了这个激进的想法:品牌主举行竞赛,给消费者——而非专业代理——机会去创建超级碗广告。品牌的目标是年轻男性消费者。围绕这个理念有各种怀疑,大家不愿意冒险在消费者制作广告上投资200万美元。
21部业余者制作的广告登上了超级碗,虽然没有那么精良,但嚼着玉米片的美国人民似乎很喜欢。这些广告每年都在《今日美国》“Ad Meter”广告测量榜上位列前五,包括4次第一。2010至2015年,广告评分公司Ace Metrix将多力多滋评为最有效的超级碗广告品牌主第一名。 “冲击超级碗”不是那一天的事,而是一个持续5、6个月的消费者互动项目,完全物有所值。
但现在多力多滋的核心受众变了,从千禧一代转为Gen Z,也就是已经接近20岁的这个人群。Gen Z一代不会等待被发现,他们自己会通过在YouTube自频道创建内容来争取成功。所以,品牌的角色及其附加给消费者的价值变了。
虽然“冲击超级碗”要停了,但多力多滋没有放弃让用户创建内容,而是换了个新形式,年底发布“勇敢者军团”,在全年中让普通大众提供Vine短视频、横幅广告等方方面面的创意。消费者通过网站回复创意,现在这个网站的注册用户已有5000人,针对21个创意简报已创建了800条内容。胜出者将获得奖金鼓励。
“勇敢者军团”反映出,30秒电视广告在数字时代的作用在衰退。菲多利北美首席营销官Ram Krishnan表示,他们正在做的是创建一个平台,可以供全年挑选创意,而不是只针对一年中的一个大事件。
“冲击超级碗”不是根据消费者的决定出现的,而是因为有相关人员提出创意、组织操作和提供条件。随着众筹创意到来,代理公司的作用更重大了。代理界正在形成“直接面向制作者”模式。创意众筹公司Mofilm就根据网站为通用和联合利华管理内容。
“冲击超级碗”是为了与通过代理公司获取的方式一样来获取广告。但初期多力多滋害怕没有足够时间来审查提交的作品,因为参赛作品都赶在截止日期提交。没有人想提前将自己的创意泄露给他人。
最后入围的选手一般都有点影片制作经验,他们等待的是第一次大的突破。电影人Mark Freiburger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29岁的Freiburger从没拍过电视广告,吸引他参加“冲击超级碗”的原因是获奖者可以有机会与著名电影导演Michael Bay合作拍摄《变形金刚》。他为多力多滋拍摄的《FashionistaDaddy》背景就取自朋友的家,用了8个小时来制作,预算仅300美元。最后这支广告超过百事、丰田等专业制作,在Ad Meter上排名第4。业余作品都不是阳春白雪,然而这才是点。
“这不是高深的学问。你要考虑超级碗的观众是谁,他们是围坐在一起吃着零食的一群群观众,在吵闹的环境中喝着啤酒,想大笑,想看到蠢蠢的夸张的东西。”过去十年,多力多滋给观众的恰好就是这些。
推荐
- 富士辟谣拍立得相纸停产
- Burberry 2025财年营收下滑17%,计划裁员约1700人
- LEGO发力经典IP战略 推出辛普森主题收藏级套装
- 游宁:多元触点时代,唯有全局思维方能制胜传播 |幼狮评委说④
- 马君泰:创意对企业至关重要 | 幼狮评委说③
- 李佳琦直播间首轮 618 加购 GMV 同比增超 10%
- 巴黎欧莱雅任命莱蒂西亚・图佩 - 德隆为全球品牌总裁
- 腾讯组织架构大调整,微信All in电商?
- WPP 将葛瑞纳入奥美旗下
- 华熙生物美博会发布新品,开启细胞级抗衰新纪元
- 阿联酋航空将开通迪拜往返杭州每日直飞航班
- ECCO上海旗舰店焕新启幕 构建自然动感生活新场域
- 信“心”心理问答|越数羊越清醒?心理咨询拆解失眠的“情绪陷阱
- 信“心”心理问答|面对别人的恶意,为何“我”总害怕反击
- 雪碧悄换配方引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