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跨媒介的“4 to 9ers”
本刊编译整理
2015-05-12 14:00
【摘要】近年,赛百味成功吸引到了大量追求健康、享受和价值的消费者,销售额因此稳步上升。特别是这家“老牌”快餐在吸引青少年...

【摘要】近年,赛百味成功吸引到了大量追求健康、享受和价值的消费者,销售额因此稳步上升。特别是这家“老牌”快餐在吸引青少年受众方面也有不少尝试。
图片来源:网络
赛百味在营销中使用多种媒介,但最多的还是电视。Kantar Media统计,赛百味因此而成为美国第二大受测媒体广告主。
品牌媒体副总裁Karie Ford说:“五年来我们在快餐业取得了很多成功。”但其中的一个增长领域就是青少年市场。“吸引年轻客户对我们的未来发展很重要。”
青少年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远离了赛百味,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不怎么看直播电视,而在Hulu、Netflix等视频网站上花的时间较多。同时,他们的行为反复无常,难以预测,如果直接向他们投放广告,他们会推诿。所以,赛百味需要的是有突破性的特别活动,且有长远效果。
洞察:
通过研究,赛百味想得知对于青少年来说“生活是什么”。结果发现,某种仪式性的内容和长大成人的一些活动可以与他们相连。
“我们考虑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份工作就是很突出的一方面。”很多青少年放学后到赛百味打工,还有人与朋友一起来这里用餐。就是这些人成为活动的灵感。青少年依旧看电视节目,只不过在网上看的要更多些。
根据以上洞察,赛百味与Content & Co内容营销公司合作拍摄了《The 4 to 9ers》网络剧,讲述赛百味学生兼职员工的故事,采用情景喜剧的方式,描述这些青少年的喜怒哀乐和来自父母一方面的烦恼。该节目还请来了擅长情景喜剧题材的导演Jamie Widdoes和Tim O’Donnell执导。
前6集于2012年底在Hulu播出,每集10分钟。除了6集节目,公司还专门在YouTube、Instagram、Facebook和推特上创建粉丝频道,提供幕后花絮,并让粉丝分享关于他们第一份工作的故事。除了专属网页,Hulu还对该节目进行热推,每周上首页。
“The 4 to 9ers”第一季结果令人非常满意。数据显示:
Hulu短片喜剧No.1;
在线观看总量:2700万(前两季总和);
观看时长:40万小时;
赢得曝光(Facebook、Twitter、Instagram):2500万;
2013~2014年,《The 4 to 9ers》获得了多个创意、内容营销方面的奖项。
接下来,品牌于2013年推出第二季,明星阵容也有所扩大,Doris Roberts、Ted McGinley、Amy Yasbeck等情景喜剧演员加盟。Ford表示,第一季获得成功,赛百味的市场份额出现上升势头,呈两位数增长。第三季也预计今年6月推出。
《The 4 to 9ers》的目标是作为长期项目来运作。因该剧的成功,赛百味又与Content & Co.合作制作了更多吸引青少年和二十多岁受众的内容,如2014年的《Summer With Cimorelli》,讲述Cimorelli六姐妹在YouTube上传她们合唱的某支流行歌曲,然后得到大家关注,获得上百万订阅观众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电影《汉娜·蒙塔娜》制作团队中的Doug Lieblein和《美少女的谎言》的导演Melanie Mayron亲自操刀。在第一季的6集中,赛百味扮演了重要角色。自3月20日以来,该剧观看量已达900万。
快餐营销经验总结:
1.灵活运作。虽然快餐业在电视上投钱很多,要触达那些“有线电视终结者”和不怎么看直播电视的年轻人,在内容开发方面还是有创新方法的。
2.品牌植入系列剧。为经销商提供在社会化媒体上连接受众的方式,让粉丝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故事,且是与相关内容有关联的。
3.在成功的基础上发展。“4to 9ers”上线后,赛百味进一步在这个新领域上进行投资,制作了另外两部网络独播剧。
推荐
- 奥美中国任命刘烁为北京奥美广告董事总经理
- 极米携手 “顶流” 萌兰M.LanPanda,开启跨界营销新热潮
- "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引发争议,奈雪的茶近期被通报批评
- 百胜中国旗下肯悦咖啡门店突破千家大关
- 厨邦母企中炬高新: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 韩红代言东鹏大咖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
- 信“心”心理问答|工作疲惫难辅导,亲子情感账户透支愁
- 信“心”心理问答|一位焦虑母亲的求救信:当"经验"成为阻碍孩子
- 信“心”心理问答|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位六年级家长的
- 可口可乐公司2025Q1全球销量增长2% 中国市场高个位数增长
- 品牌观察|跨界不只是联名:安克×兰蔻,2025“科技美学共振”新
- 信“心”心理问答|隔代教育 “战争” 背后的真相:不是谁对谁错
- 原神x脉动联手电解质
- 美国第一家3D打印星巴克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