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戛纳幼狮攻略(下)——类别篇

媒介组: 说是24小时命题作业,其实媒介组的比赛前后跨了三天(16、17、18号)。第一天12点由英国来的真实客户...

媒介组:
说是24小时命题作业,其实媒介组的比赛前后跨了三天(16、17、18号)。第一天12点由英国来的真实客户给brief;第二天的早八点半到晚八点开始在指定的比赛区域,使用主办方提供的电脑整理idea,组织语言,整效果图,制作成PPT;第三天从早晨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多是present的时间,按事先拍好的名单一组组来。
1.最好要提前一天到,比如brief在16号,15号就要到,安顿下来,倒一下时差,适应下环境,顺便玩一下,四处看看。老实说,四天的时间比赛占了三天,留给自己参观学习和游玩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选手可以自己多订两三天的旅馆,多利用下这趟旅行。
2.第一天下完brief,组队的两个人就要开始想策略和idea了,比赛也就算正式开始了。不要觉得战线拉了三天时间很充足。理想的情况是第一天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的时间,两个人就要把明早八点半视为最后期限一样,努力把idea定下来,而且必须是两人都满意的idea。这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第二天还有十二小时的时间,第一天想不出来就算了。事实是,第二天在主办方提供的狭窄空间里(一组两人共用一张1.5米的桌子,一组紧挨着一组),在那种看着别组已经开始拼图,不断敲击键盘在PPT上敲出大段大段文字的情况下,选手是极其受影响的,很可能丧失敞开思维大胆想象的从容和淡定。这可能也是我和搭档在这一次比赛中时间规划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回头看到媒介组的三组胜者,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有一个平常又很讲得通的insight. 二是媒介的选择紧扣insight. 消费者身份或心理的洞察直接决定了媒介环境和媒介利用方式。所以也提醒明年去参赛的选手这一点,不要太追求媒介形式的标新立异,可能要从brief中推敲出一个切合目标群体的洞察,从洞察出发再去选用一个联系紧密,有效的媒介形式,再去细节化执行。
设计组:
来到戛纳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本次比赛的简报。发布简报的是Bill & Melinda Gates基金会的Joe McDonagh先生。命题是为“the Chimera Creative Brief”设计一个视觉识别标识。每年,该项目组委会将会发布一个独特的创意简报,简报的内容涉及地球上的许多重大问题,对创意人来讲,这更是一次用创意的力量改变世界的机会。我们抓住了简报中“改变世界”这一信息,并决定将之作为我们图形传达的主要信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简报给了世界上的创意人一个可以真正改变世界的机会。
经过了一夜的思考后,我们决定使用“魔方”这个元素,因为魔方正是智慧和创意的绝佳代表,我们希望将魔方的形状巧妙地与地球的形状做了融合,传达“以创意改变世界”的信息。整个在机房的比赛过程看似有12个小时之长,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加上最后打印确认调整的时间,我们并没有感到时间充裕,反而是在最后关头才完成了整个作品的完稿和打印。
第三天的早晨,评审结果并不如我们期待的那样理想。我们很失望,但是我们更多地想了解自己与获胜者的差距,于是我们与当时的简报发布人,也是评审之一的McDonagh先生做了深入的交流。McDonagh先生非常喜欢我们的作品,他认为我们的作品在图形设计上无可挑剔,唯一的缺憾就是在地球和戛纳的元素还不够明显,因此我们在最后的6张作品中败给了前三名的作品。而事实上这些元素,也正是我们在比赛过程中为了保持图形的美观简洁和纯粹性而放弃的。我们丝毫不感到遗憾,因为我们在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只能说在这样的比赛里,直接明了是更重要的,或许我们习惯了亚洲式的含蓄思维(或者说“绕一个弯”的思维),这或许正是我们此次铩羽而归的原因。
影视组:
在看了两天的讲座和颁奖礼之后,19号下午3点半,我们就在young lions的培训和brief室门口等着进去。各国的参赛队陆陆续续地来了,大家就坐在地上边等边聊。大门一开,唰地一下大家都坐好了,拿笔记本的拿相机的全都对准着中间的投影和桌上做的那个做培训的老师。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经历了四五个环节——介绍摄像机怎么使用、剪辑软件怎么使用、brief是什么、提问、分发机器。就这样,领好了机器之后,比赛就开始了。最后的期限是21号的18点,作品必须是已经完成的视频,放在电脑指定的文件夹里。
2013年brief的部分是由HelpAge的公益组织员工进行,所以理所当然的brief是“help age”——呼吁年轻人加入到帮助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奋斗,为他们的权益,福利和尊严。
这是一个几乎人人都有参予性的话题,我们看到这样的选题最初还是蛮兴奋的。但执行的问题让我们非常崩溃。Cannes是法国南部的一座小城,所以这边的老人基本是本地人,英文至于能说hello,thx的程度。完全无法沟通。以及尝试拍摄了一天后,不得不重新来过,为了片子中可以不涉及老人的出现。
执行带来的困难不但影响了idea的取舍,也很大程度影响了idea的表现。如果再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地安排好时间,想idea多久,拍多久,剪多久。拍摄的准备也是很需要考虑到素材、演员、场地、道具方方面面。
至于比赛的tips:
1.比赛并不如想象中高考般的严格和紧张,大部分靠个人的自我约束;
2.网络是有的,所以我们喜好的网络资源都是可以利用的;
3.公益组织的人会随时陪你聊idea的,也许有益,但也可能干扰你;
4.技术问题不需要太担心,有adobe的专家随时指导;
5.语言很重要,但不止于英文,有个会法语的同伴更好(特指film部分),与本地人的沟通会轻便许多;

营销组:
经过三天比赛,从接到brief,到封闭制作提案文件,到最后一天正式英文提案,虽然时间短暂,但却颇有收货。在与其他选手闲聊时发觉到他们在想策略时都常常已某个社会问题为核心或能反映某个社会现象,能让用户通过广告沉淀一些想法、一些理念,一些反思,而非只是对产品或品牌做的广告,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封闭在自我的想象中,不能深层的与消费者做心灵的沟通,从而用户不够有粘性。

平面组:
15日下午5点接BRIEF,为一个关爱癌症患者的慈善机构的网站做广告。拿到BRIEF后,我与搭档JENNY没有马上回宿舍,而是走到了CANNES的海滩讨论。可能觉得海滩更能激发我们的灵感吧。在讨论中,我们决定抓住LIVE WITH CANCER这个点,进行发想。利用LIVE WITH这个意思双关的词,发展IDEA。这个词既代表了与癌症住在一起,又代表了与癌症一起生活。我们认为对于一个癌症患者而言,只有好好地维持癌症与自身的关系,才能让两者和平共处下去。于是。我们想找到一个令人害怕的形象来代表癌症,与我们的主人公开心地生活在一起,造成一种诙谐的反差。
第二天一早,我们进一步细化了这个想法,最后决定用希特勒这一形象。我们发现,患者与癌症的关系,就好像一场天主教的婚姻。只有在一方死后,才能得以解除。巧的是,希特勒正是一个要天主教徒。于是,就产生了希特勒与女主人公开心地坐在沙发上干杯的场景。文案的中文意思是,得了癌症就好像经营一场天主教婚姻,技巧是你懂得如何维持。想要学习如何与癌症一起生活,请关注XX网站。因为评委都讲英语的关系,英文文案我们考虑到了押韵。
在比赛结果揭晓前夕,我们抱着良好的心态迎接结果。然后,没赢。我们仔细学习了前三名的作品,发现我们输在没有好好强调为网站做广告的讯息。画面中网站的角色太弱。但我们是唯一走幽默诙谐路线的选手,看到不少国际友人拍照记录,有点高兴。
网络组:
拿到Brief, 只有一天晚上去想Idea 跟怎样去Execute,说真蛮赶的。平时日常工作想Idea的时侯 还会有时间去前思后想到底好不好,但现在只有一天晚上跟12个小时去做,基本上要一击即中。因为我们参加的是Cyber组别,是要做一个Interactive Banner去表现这个Idea的概念,所以还要做一点点编码。原本以为4-5个小时可以做完,再多做一个Direction,然后再看哪一个比较好。但实现跟想象有的出入,当第一个完成时侯已来不及再多做一个。

京ICP备050093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659号 / 110102000907号

Copyright (C) by www.maa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