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广告的机会
曾强
2014-11-29 00:00
真的受够千车一面的广告。自诩创意高手的广告人,你们为什么没点新鲜东西? 可能跟经济收入有关系,一直以来国人买车都是件...

真的受够千车一面的广告。自诩创意高手的广告人,你们为什么没点新鲜东西?
可能跟经济收入有关系,一直以来国人买车都是件蛮大的事。同理,广告主也会比较谨慎。所以,买车的行为基本不会像快消品那样有冲动性消费在其中。这就是为什么汽车广告都差别不大,一副冷冰冰样子的原因。
好在近两年情况开始不同。比如,2013年我们为昂科拉做的广告竟然拿到了国内广告的全场大奖。别诧异我用了“竟然”这个词,因为假如足够熟悉这个行业,你就会知道汽车广告在国内能拿这种大奖真的是很意外。甚至,有人说,这是国内汽车广告领域的分水岭,它不再是单纯的广而告之而是一种更新的方式。坦白说,我自己是不敢这样过分引申和以为的,但我知道它对行业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影响。
至少,它提醒创意人创作环境变了。现在,很多家庭甚至个人都开始买第二辆车。更多车主也有了换车和更个性化的需求。这时,汽车不再是以前那种“特别严肃的大件”。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尤其是汽车垂直网站信息的极大丰富,也让停留在广而告之层次的汽车广告显得无用。当冷冰冰的外衣褪下,是时机加进一些除去展示信息以外的东西——比如情感。
这一定是那些渴望做出好作品的创意人的机会。消费者对于买车这件事的意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很可能不再只是因为性能和性价比来做出购买决定,他们更想要获得来自所买产品的认同。而对厂商来说,单靠性能或某项技术已很难令某款车型在众多汽车里脱颖而出。当代创意人迎来的是需要真正打造汽车“品牌”的时代。
但机会并非坐等就会来到手上。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市场上并非所有汽车客户都做出了这些改变。相反,做出改变的很少很少。不能怪他们。厂商直接面对的销售压力要比我们大得多。他们有理由也必须慎重对待任何营销策略上的重大变动。这是需要双方共同推动的事情。作为合格的营销人员,你首先要能够让客户看到转变后的成效:它没有风险,而且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当然,你没有办法一下子转变太多。客户在慢慢尝试一些很先进的创意形式以后,才会愿意去接受一些大胆的突破。你不能一上来就给客户一个他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那客户心里会没有把握,也就很难去买单。除非你有足够的方法说服客户,要不然你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来。
请设身处地得想一下,如果我们团队没有在之前几年“塑造”出“不走寻常路”的风格,并让客户看到参展人流量和销量的双重增长,那么今年我们对客户说“集合十万车主洗车”这个想法时,他会立马说“很好”吗?
身为创意人,你不能太老实了。如果你心里已经给自己画出了一条又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那还有你走动的空间吗?如果你自己首先已经不相信国内会出现好作品,那么属于你的好作品也就一定不会出现。
如果说以前还只是在说“广告”的话,那么现在到了说说“好广告”的时候了。
(作者为睿狮广告传播资深创意总监)
推荐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
- 信“心”心理问答|工作疲惫难辅导,亲子情感账户透支愁
- 信“心”心理问答|一位焦虑母亲的求救信:当"经验"成为阻碍孩子
- 信“心”心理问答|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位六年级家长的
- 可口可乐公司2025Q1全球销量增长2% 中国市场高个位数增长
- 品牌观察|跨界不只是联名:安克×兰蔻,2025“科技美学共振”新
- 信“心”心理问答|隔代教育 “战争” 背后的真相:不是谁对谁错
- 原神x脉动联手电解质
- 美国第一家3D打印星巴克开业
- 奈雪×《鸣潮》携手联名
- 麦当劳亚太前高层加盟霸王茶姬
- 从专精特新到全球化IP打赢关税战的品牌出海四重奏
- 转识成智,化烦恼为菩提
- 信“心”心理问答|丈夫是社交还是“撩妹”,一位中年女性的困惑
- 信“心”心理问答|当母亲的梦想成为孩子的枷锁:代际补偿心理如
